张清芳曾经有一个相恋10年的男友,此人,就是捧红她的音乐制作人曹俊鸿,是他一手将张清芳打造成歌坛"东方不败"。
但后来曹俊鸿因罹患病症,看破红尘,皈依信仰,并向张清芳提出分手。
2002年,年近30 的张清芳,经张小燕介绍认识了前夫宋学仁。
宋学仁是名富商,外号"台投行教父",也是张清芳的铁杆歌迷,对她十分欣赏。
张清芳也为宋学仁的人品和才识折服,两人恋爱不到两年,于2005年1月份举行婚礼。
结婚后,张清芳彻底放弃自己事业,生下两个儿子。从歌坛天后,知名综艺主持,变成了一天的生活都围绕着丈夫、孩子打转的家庭主妇。
张清芳也偶尔参加舞台演出,或者慈善晚会之类的,但需要通过老公同意。
宋学仁也非常宠爱妻子,380万的定情钻戒,4700万的豪宅,近百万的游艇,为妻子花钱毫不手软。
张清芳的衣帽间,是一间挑高2层楼的超大房间,几千件衣服几百双鞋子,全是奢侈品牌,甚至隔两年就要拿出来拍卖。
她曾对外界形容自己嫁豪门是:我嫁得好,嫁得好是因为两人整体条件匹配,不是下嫁或是高攀。
这句话,道出两人婚姻的隐患——年龄到了,条件相配,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未必!
百年企业的共同特征,就是树立了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不以利润为唯一追求目标。
婚姻也是如此,若要稳固长久,必须有超越外在条件的共同价值,就是灵魂与思想的契合。
张清芳如她的音乐,是一个对灵魂、对情感有极高要求的女人,她为家庭的付出是基于爱,同样,她希望得到爱。
而宋学仁是传统的企业家,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只要负责持家带孩子就好,经常忽略了张清芳的情感需求。
久而久之,张清芳觉得自己成为了老公孩子的附属品,失去了自我。
02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同一屋檐下
张清芳曾和张晓燕诉苦说:在婚姻中,老公只会一味地用金钱和物质满足自己,没有心灵的沟通。
每当夫妻俩遇到摩擦,老公从来不安慰,或者沟通解决,只会要求自己消化调整,这让张清芳难以容忍,最终选择分手。
有数据统计,近10年中国分手数据每年递增,其中女性提出分手占比73.4%。
这很好的说明了,女人对感情质量的要求,远高于男人。
女性在婚姻中的"情感饥渴",是多少金钱都弥补不了的。
为什么婚姻会有七年之痒?
随着激情褪去,几年婚姻下来,男性,将更多的把注意力转向外界:工作、社交、爱好、甚至其他女人身上。
而女人,天天围着家庭、孩子,工作忙碌,内心却日益缺乏。
即使是职场女强人,也需要心灵的理解和安慰。
压力越大,女性更希望能和丈夫有更深入的交流,从丈夫那得到安慰和支持。
但往往男人会往往无法很难感同身受,甚至认为是无病呻吟。
女人更在乎的是内心情感的交流,而男人,却只看外在生活的安稳。
伊能静曾在节目中跟秦昊撒娇:我老公对着狗比对我我还有耐心。
秦昊调侃说:因为狗没你话多。
可见伊能静常常想和秦昊沟通,却得不到理解和回应。
张清芳和伊能静哀怨的倾诉,说明了女人遇到情感困惑和矛盾希望沟通解决。
而男人,则更喜欢把情感矛盾一咕噜塞进抽屉里,只要不影响工作生活,就没必要管它。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男人不忠诚,却不愿意分手。
许多女人没有外遇,却坚持分手。
两者,需求不一样,目标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样。
久而久之,两人变成相互冷暴力,无话可说。
这就好比,一个企业的两个董事,一方希望能把企业精细化管理,一方却满足于现状。
两者在策略和计划上达不成共识,久而久之,要么,一方物色新的合伙人,要么,就直接散伙了。
但很可惜,婚姻的失败,不像企业的失败那么简单。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分手对一个人深层次的伤害,甚至超过了丧偶。
03 你的婚姻,是接受、忍受,还是享受?
假如你心目中最完美的婚姻是10分,你给自己的婚姻打几分?
无论多少分,婚姻都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有人说,我的婚姻不怎么好,也过得去,这种叫"接受型婚姻"。
有人则说,如果不是看在孩子份上,我真的过不下去。若让我重新选择,一定不会结婚——这种,是"忍受型婚姻"。
还有一种,婚姻,叫做"享受型的婚姻"——想起伴侣,就会觉得这真是自己人生最正确、最幸运的事情,对伴侣和婚姻充满感恩。
享受型的婚姻,才是婚姻真正应该有的样子。
我们怎么才能拥有享受型的婚姻呢?——光是有爱,是不够的。
婚姻就像企业,婚前需要定位和规划,婚后需要经营和复盘,才能经营长久。
曾有心理咨询师建议婚姻危机中的夫妻,做这样一个实验:
两人面对面的坐着,问对方4个问题,对方必须承诺不带情绪的倾听和回应。
1、 我的哪些言语和行为上伤害过你?
2、 我的哪些言语和行为冒犯了你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 我是否对你有过错误或者不切实际的期待?
4、 你最得不到满足的部分是什么?你希望我怎么做?
夫妻双方,必须都坦诚、不带情绪的回答以上问题,并为了自己曾经伤害对方的地方道歉。
并愿意定下计划,为着对方所想要的东西去调整和改变。
可惜,许多夫妻往往做不到,因为他们都在心里呐喊着对方改变。
因此,夫妻双方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高于两人利益的价值观和信仰,来约束彼此,在同一个框架下成长。
结语:婚姻是人生逃不掉的功课
婚姻除了爱和付出,还要双方的共同经营。
如果要去做律师、建筑师、医生,我们至少需要读4-8年专业学院,学习相关知识。
但是婚姻,许多人却从来没有学习过要如何经营。
张清芳,曾经为了婚姻和家庭改变了许多,放弃了歌手的生涯,放弃了主持的事业。
她以为可以换得丈夫的理解和爱,但是心灵的距离,若不是双方共同解决,只靠一方的努力,只能是一出独角戏。
婚姻,是人生逃不掉的功课。
分手永不再婚,这是辍学。
分手再婚,这是复读。
人总是在变化成长,每一个即将步入和还在婚姻中的伴侣,都要不断问自己:
婚姻的意义是什么?
丈夫妻子的角色和责任是什么?
我们共同的利益是什么,如何满足彼此的需求和期待?
婚姻里的问题,就像那个我们不愿意打开的抽屉。往往,我们越不想去整理的,,就是限制我们成长的。
打开它,就是成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