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着名制造业跨国企业纷纷来华发展,中国世界制造中心和消费大国的地位日益突出,技术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各领域对于钣金加工结构件的需求将不断增长。钣金加工行业作为国内基础行业,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正处于上升发展通道。
中国钣金加工行业技术发展水平较快,属于技术型、资本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钣金加工是针对金属薄板的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它涵盖了剪切、冲裁、折弯、焊接、铆接、模具成型及表面处理等多种工序。该工艺通过这些方法将金属板材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产品,如电脑机柜、手机外壳等。钣金加工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同一零件的厚度保持一致,这使得它在制造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钣金加工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钣金材料供应商和设备制造商,他们为中游的钣金加工企业提供各种规格的钣金材料和必要的加工设备。中游是钣金加工企业,这些企业运用上游提供的材料和设备,通过裁剪、折弯、成型等工艺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零部件。下游则包括各类终端制造商、机械加工厂和零售商,他们将钣金加工制品用于制造各种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并最终销售给消费者。
2024年中国钣金加工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31日,我国制造业企业总量达到603万家,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5.53%,其中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的企业51.53万家,占制造业企业总量的8.55%,与2023年底相比增长6.35%。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以及汽车、电子设备、新能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钣金加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汽车制造领域,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制造商对钣金加工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制造业正处在结构调整、产业提升的转型期,国内的手工钣金行业将逐步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冲压钣金及数控钣金将得到较好的发展。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钣金加工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相较于传统的冲压钣金加工,精密钣金与数控钣金领域的企业需投入更多高端设备与资金,旨在强化其加工与检测精度、提升敏捷制造的灵活应变能力,以及确保企业具备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钣金加工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推进,数控技术、激光切割、3D打印和机器人自动化等先进技术在钣金加工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技术的引入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推动产业升级。CAD/CAM系统、3D设计软件等智能设备的应用,使得产品设计更为精准高效,从设计到生产的无缝衔接得以实现。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相关法规的出台,钣金加工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企业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实现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工艺和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是未来钣金加工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以及专业研究机构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中国钣金加工行业服务及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市场供需形势、新产品与技术等进行了分析。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钣金加工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