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魉,在古代特指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现指形形色色的坏人。
最早出自《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罔两即魍魉。
相传鬼界入口位于镬铎岛,是鬼的聚居地,有魑,魅,魍,魉四小鬼镇守。
分别是魑,喻氏,魅,李氏,魍,王氏,魉,梁氏。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魑魅魍魉魃等一共有二十四鬼,只是我们平时用“魑魅魍魉”将他们统称了而已。
史料记载,吾人之祖先将鬼大类分形为二四种小类,分别是:魑、魅、魍、魉、鬽、魁、魃、魈、鬾、鬿、魀、魆、魊、魋、魌、魉、魐、魒、魓、魕、魖、魆、魋、魖;
如此一来,划分更清晰,而后人愈加敬畏鬼神。
“魑魅魍魉”究竟是什么?
首先说“魑”,这个字与“螭”字是通假字,《汉书》颜师古注曰:
【文颖曰:“龙子为螭。”张揖曰:“赤螭,雌龙也。”如淳曰:“螭,山神也,兽形。”师古曰:“许慎云:‘离,山神也’,字则单作,螭形若龙,字乃从虫。】
四个人进行注释,四家的意思都不太相同,文颖说“螭”是龙子,如淳和许慎都说“螭”是山神,而张揖说“螭”是母龙,莫衷一是。
宗福邦的《故训汇纂》对“螭”的解释是:像龙但没有角的怪物。“魑”也成为这一类鬼神的总称。
所以魑指的是山怪。这种妖怪的习性是将猎物挖坑藏起来,有的地方管这叫虎请客,请的就是魑。
聊斋中的《黑兽》指的就是魑,据说就是日本的鵺。
魅
同鬽,在《辞海》中被解释成一种无角的龙,但在《说文》中又曰:“老物精也”。
“若龙而黄”。既然若龙,那就不是龙。
而在其他地方这记载它是老树幻化成的女子,靠着美色诱惑男性并吃掉他们的女妖。
所以魅应该是一种精怪。与魑一样都是山林之气的化身。
《说文解字》解释是:“魅”为老精物。另据传,鬽是建宁府传说中古旧器物所变的精怪,会在夜裏压住人,吸人的血。
此外,魅还被解释为“百年老鸮”。
诗鬼李贺《神弦曲》中有一句诗是这么写的:百年老鸮成木魅。
如果我们读过《西游记》,应该还记得唐僧师徒到达小雷音寺之前,唐僧就曾经被木精幻化的美女们给纠缠住了,最终被猪八戒一顿钉耙刨了根系,彻底死翘翘了,这些木精就是“魅”。
魍魉
魍魉有多种说法,其中水怪最多。这个甚至在孔子的记载中都有说到。
在《左传》中记载魑魅魍魉是居住在山林川泽的妖怪,而魑魅都出自山林,那么魍魉就属于川泽了,也就是水怪。
而且,《史记·孔子世家》还提到“罔象”,韦昭注曰:“罔象食人,一名沐肿”。《庄子·达生》亦云:“水有罔象。”孔子和庄子都将魍魉视为水怪。
另外,在《搜神记》中也有记载,魍魉是昔颛顼氏的三个孩子中的一个,都被称为疫鬼,其中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儿鬼。
这里把魍魉说成水鬼,与川泽说相似,同为水鬼。
而他们合称为“疫鬼”,表明它也具有瘟疫的特性。可见说魍魉就是水怪没错了!